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:“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。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”一位優秀的教師,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良師,更是撥開迷霧,照亮心靈成長的引路人。
臨床實習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,是醫務工作者走向工作崗位的預備練習。護理工作與患者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,實習護士的培養關乎護理隊伍的未來。市優撫醫院采取多項措施,不斷豐富開創實習帶教工作新局面,實現了帶教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,更提升了精神科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。
01 建立體系 規范帶教
“無規矩不成方圓”,為了讓實習護士在精神科得到全面鍛煉和學習,我們建立了“護理部-護士長-帶教骨干”三級管理體系,根據實習護士輪轉時間的長短,設置科學嚴謹的帶教任務和考核體系。所有帶教老師均是在臨床工作中表現突出,且多次在醫院公益活動中授課的臨床護士。
02 入科宣教 明晰方向
面對初入精神科的實習護士,既要肯定他們的實習熱情,給他們更多實踐機會,又要保護好他們尚未豐滿的“羽翼”,減少他們對臨床工作的恐懼,保證臨床工作安全。這就要求帶教老師換位思考,對實習生進行入科宣教,讓他們更好地了解精神科的環境布局、人員情況、工作特點、業余文化生活及特色護理操作,并強調學習目標、出科考核要求及注意事項,使他們更快進入角色,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。
03 專屬帶教 因材施教
為了讓實習護士能夠有更多的實踐機會,得到更加全面的臨床學習,醫院實行“一對一”的帶教模式。帶教老師率先垂范,以身作則,根據帶教學生的特點針對性地將精神科護理的重點、難點、新技術和新知識傳授給他們,盡快幫助他們熟悉各項護理技術操作。
04 知己知彼 實現共贏
大部分實習護士精神科理論知識較為薄弱,在實際操作和心理素質上還有所欠缺,面對這種情況,帶教過程中更要講究方式方法,多鼓勵,多觀察,采用適宜的引導方法,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。例如:帶教老師先將教學計劃的理論知識進行梳理,然后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進行結合,幫助他們領悟理解,指導他們在臨床實踐中水到渠成;或者與實習護士一起制定學習計劃,下班前共同梳理今天的工作,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,并重點講解明天的學習任務。
05 循序漸進 不斷成長
在帶教過程中,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,鼓勵實習護士對帶教老師提出意見建議。為此,科室對每一位出科的實習護士進行了滿意度調查,認真聽取大家對帶教老師的反饋意見,督促及時改正不足,以便于提高科室的整體帶教水平。
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幫助實習生實現由學生向醫務工作者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。濱州市優撫醫院將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,鍛造本領過硬的帶教隊伍,創新臨床帶教形式,助力精神、心理專業人才培養。
(供稿:女病區 宋娜)